至于所兼任的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而且是排名相对靠后的副部长,更是不做任何出格之事。每次开部务会,他都是以杨正信的意见为准。基本不在编办工作之外发表任何不同意见。
杨正信对此很欣慰,他认为,林方政经过团市委这几个月,虽然勇于斗争的本性没变,但不像之前那般过于突出,什么都想搂一铲子了。
很讽刺,大家都知道这是圆滑保身的表现,却在体制内评价为政治上持续走向成熟的好事。
林方政也看到了自己的转变,有时候他也会深思,难道自己真的跟他们一样,变成懂规矩的“老同志”了?自己才32岁啊。
如果跳出个人视角,从历史长远眼光看待,这样的转变是很消极的。时代的迭代更新,本就该寄托在年轻人身上,体制内也不例外。可如果外面的年轻人都在改变,体制内年轻领导却“明哲保身”愈发年轻化,那就侧面说明体制内的惯性愈来愈强,体制内的守旧力量在愈来愈大。这会造成体制内外严重撕裂,最终互不理解,导致政策越来越不接地气,冲突矛盾亦会越来越多。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在日常化的工作中,没什么好记录的。
这些天,林方政官场开始走向顺利,一扫之前的荆棘遍布,所到之处、所见之人,凡是知道他和王定平关系的,都报以善意,非常的给面子。和当初在朗新县、团市委截然不同。
当然,也与编办位置从来是人求自己,少求人的性质有关。就比方说曾经和林方政吹鼻子瞪眼的市教育局局长赵原,也不得不主动登门对接工作。因为今年的市直属学校教师招聘工作即将展开,为了能多要一些编制,他不得不到林方政这来。
林方政直接回绝了,事业编制人员管理不在我们编办,让他直接和市人社局去沟通。
赵原岂能不知这些,教师队伍的管理由教育局负责,分配多少编制给教师招聘,则由人社局统筹。但人社局只负责在总盘子里作调整,而且还要经编办批准才能干。所以最终决定这个总盘子有多大的,并非人社局,而是编办。市委编办的事业机构编制管理科,职能之一就是“负责市直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和动态调整工作”。
其实,今年能招多少,是早就定好的事情。赵原之所以跑林方政这来,无非是想多要一些罢了。往年他跑过来,考虑到师资队伍短缺现状和加强教育工作大局的需要,编办多多少少会意思意思,多划拨一点。但现在换成了林方政,可就不会遵循惯例了。谁让他之前跟熊同方狼狈为奸,让林方政当场折辱呢。真不给你点脸色,真当我林方政跟三岁小孩一样好哄呢。
没办法,赵原只得悻悻离去。
一报还一报,世事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