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元神出窍’-《进击的武大郎》
第(2/3)页
宋徽宗嘴上咒骂着,眼角眉梢却透出些喜意,他想要的是‘收复汉唐旧土,重现华夏盛世’的名头,至于城内有没有人,到算不得什么大事。
再说了,上次伐辽时,幽云十六州的汉人百姓非但没有箪食瓢浆以迎王师,反倒将宋军视为贼寇一般,大大伤了宋徽宗的面子,赵佶也就更不在乎他们的死活了。
似怒实喜的骂了两声,宋徽宗又忙追问武凯,还有没有推测出其它讯息。
“其次。”武凯竖起第二根手指:“根据贫僧的卜算,那金主完颜阿骨打有生之年都不会大肆入侵我大宋——当然,像辽人打草谷那样小规模劫掠,怕是难以避免。”
听到这里,宋徽宗更是大喜过望,那完颜阿骨打如今也才五十出头,听说生的体壮如牛,力能生撕虎豹,想必再多活上十几年也不成问题!
如此以来,大宋便可从容布置防线,最终让金人如辽人一般,不敢轻易南下。
总之,宋徽宗一颗心算是回到了肚里,即便武凯表示,只推测出了这么两条,也并无多少失望之意,反而对武凯大加赞赏了一番,给他加了太子太傅、齐国公的头衔不说,连大名都没起的春生,也得了个正七品翊卫郎的阶官,比宋江拼死拼活挣下的那个‘保义郎’,足足高了28阶!
原本宋徽宗还打算赐下酒宴,与武凯在垂拱殿来个一醉方休的,可看武凯这身子骨实在经不起折腾,便也只得作罢。
叮嘱了几句,让武凯回家之后保重身体,便吩咐小太监们,用自己的肩舆将武凯送到殿外。
武凯假模假样的推辞了几句,便顺水推舟,上了那皇帝御用的‘座驾’,由四名小太监扛着,颤悠悠的出了垂拱殿。
“国师大人!国师大人请留步!”
刚步下台阶,到了那殿前的广场上,就听后面有人高声呼喊。
武凯循声望去,去只见太子赵桓在一群宫女太监的簇拥下,正健步如飞的赶将上来,那一张略带娘气的面孔,笑的恍如菊花般灿烂。
一见是太子在后面追赶,四个小太监不等武凯吩咐,就乖乖停下了脚步,武凯也只好顺水推舟的一跺脚,吩咐道:“行了,把肩舆放下来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