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6 棉花的浴火重生-《横明》
第(3/3)页
“陛下,整体全部显示,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我们今天开展的实验,仅仅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到时候会演示如何进行,但是展示实物的话,会采用已经准备好的东西。”
随着方书安的招呼,太监们抬上了一筐棉花,方书安将棉花取出来,向泰昌和各位大人们展示,确保他们看见的原料没有错。
棉花看完之后,剩下的就是粗处理环节,取出毛发杂物等等。
随后,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梳棉。
棉花在经过初步的处理之后,仍旧不能直接上纺纱机。这也就是新工艺和老式工艺的显著区别之一。
因为棉花纤维目前呈现松散棉块、棉束状态,并仍旧含有不少杂质。
当然,已经不是大的杂质颗粒等等,多数为细小、粘附性较强的纤维性杂质,例如棉籽表皮,棉花结等等。
这些如果带入下一环节,势必将影响到成品的光洁度。所以必需将纤维束彻底分解成单根纤维,清除残留在其中的细小杂质。
如此一来,使各成份纤维在单纤维状态下充分混和,制成均匀的棉条以满足后道工序的要求。
大臣们谁会见识过如此精妙的环节,将那些毫无规则可言的棉块放进机器之后,经过处理,展现出光洁均匀的棉条。
这是什么样的奇思妙想?
精梳之后才是纺纱,这也是方书安机器先进的地方,他一机数锭的工作效率,远远高于此前的方法。
“这就是新式纺纱机?真是好用啊。”
“谁说不是,我小时候曾经见过家里用的纺织机,那根本就不是一个水准。”
“对啊,这样的机器才叫纺纱机,百姓用的那个,充其量就是个大玩意。”
官员们不少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小时候见过家用的原始纺纱机,虽然那些东西已经让人惊为天人,但是在方书安的机器面前,余者都是小道伎俩。
随着纺纱机的运转,一条条棉线也成型了。方书安将带来的棉线和现场纺出来的线给围观的官员们看,大家都是叹服不已。
这是要怎样的天才才能想出来的解决方案?
随后的织布环节,人们就更加好奇,飞梭织机的使用,彻底打消了众人的疑虑。也难怪方书安他们弄的羊毛布能赚钱。
多锭纱机和飞梭织机的使用,出布效率提高了七八倍,那样的效率,成本大幅度降低之下,怎么可能不赚钱?
只降低成本也只是一个环节,关键是成品要比手工织布好上不知道几倍。
经过一系列前处理和生产出来的棉布,根本就没有传统粗棉布上边的绳结或者是杂物等东西贴敷在身上的感觉,远不是其他材质能比。
一番演示,人们明白,方书安真的能大规模解决棉花的加工问题。
至于精梳棉布的手感,那是真的好!
方书安看着人们交头接耳的样子,心里开怀一笑,此番行动,固然有着打消官员们的想法在其中,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此前人们对新式机械的效率没有直观的感受,现在看见科技带来的巨大进步,他们想要轻视科学的力量都会想想,当初不过是见证过一些小事情,和目睹一整条流水作业的直观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方书安的行为,让官员们打消了顾虑,剩下的就是决定,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选择什么时间来出兵。
如果西北都是能赚钱的地方,那么没有理由不拿下来!
开疆拓土的功劳,自古以来就是士大夫们的最高愿望。捞钱之类,只是小事情,除非捞成巨贪,不然没有可能留下名字。
开疆拓土可是一定会记录青史。
事情还没有讨论出个结果,另一件事倒是先开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