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丁嘎热巴-《情满318》
第(2/3)页
大家上了车,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安多县。
由于昨天晚上一夜没合眼,上了车我就开始睡觉。
万胜男开车很平稳,加上他们可能是不想打搅我睡觉,这一觉我睡得实在是太香,睡到比如县城,万胜男把车停下后叫我我才醒。
睡得倒是可以,可在睡梦中满脑子都是那些被枪杀了的惨不忍睹的藏羚羊。
吃饭的时候,老太太好像忽然想到了什么:“云天,听说这比如县有个村的名字叫丁嘎村,这个村因热巴舞最早起源于这里而得名!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
我微笑着吃了一口饭,看着老太太说:“阿姨,这边我来的次数比较多,我确实听说过。据说这热巴是为了纪念藏传佛教历史上有名的禅师米拉热巴的功绩,所以人们便把这种舞蹈称为丁嘎热巴!相传这丁嘎村民对歌舞有着特殊的情感,为使这古老的舞种在藏北永远流传,他们在古嘎艺人的要求下于1984年在丁嘎村组建了一支有16人组成的舞蹈队,对热巴舞及时挖掘整理。近几年来,随着丁嘎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丁嘎热巴舞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阿姨,这热巴舞为男性舞蹈,我以前有幸见过一次,舞步经闪、转、腾、挪为特点,步伐矫健有力,变化迅速、观之令人惊叹,鼓点简捷明快、雄厚沉稳,闻之令人振奋,歌声空旷、声调多变,充满阳刚豪迈、奋进向上之气,而且其剧目繁多,荟萃至今的有31种,大部分是宗教内容以宣扬佛的法力无边和今生受苦来世修福为主题的,较为著名的有《法正诺桑》、《龙王》、《智胜猿人》、《文成公主》、《米拉热巴》,其中《智胜猿人》反映了藏族人民在以猿到人的过渡中历尽千心万苦,终于脱胎换骨的艺术折射,它在研究藏族历史演变的学术研究领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丁嘎热巴于1999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文化艺术之乡’。”万胜男补充说。
万胜男说的确实是事实,有一次我们来这边刚好遇到比如县娜秀民间文化艺术节,我们有幸看过一场热巴舞。
“你们运气真好啊!要是我有机会看一场就好了!”老太太很感叹地说,“在这些地方才真正能够看到原滋原味的东西,其他地方看到的,都是变调的……”
老太太说得有道理,其实很多东西,要在其发源地才能感受得到真切。
……
吃过午饭,上了车,万胜男开车,我继续睡觉。
今天的路程确实有点远,约五百公里,从比如县出发时十二点过,到安多县差不多晚上十点了。
每次出差,虽然我们俩都是坐一台车,可基本多是我开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