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宁知他这种技术类的人才,是有社交恐惧症的,不太愿意与那些成天喝酒、吹牛的官僚为伍,才如是说。 赵宁说道:“先生大义,如今苍生凋敝,百姓罹难,朕寝食难安,请先生助朕!” “朕在格物院为先生留了官职,先生若不愿上朝,可随时告假,没有朕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差遣先生,先生可自由出入东京,先生若需要什么,随时有人安排。” 赵宁很真诚地看着陈旉。 “天子器重,草民无以为报,愿鞠躬尽瘁!” 陈旉算是正式进入格物院,进入东京大学。 陈旉的到来,无论是新学,还是农业技术,都往前跨了一大步。 下午的时候,赵宁对赵鼎说道:“朕已经跟陈旉说明,他会著述他的农业心得,他的农业心得多适应于水田众多之地,一部分也适用于北方。” 赵鼎说道:“前些日李光奏疏上来希望朝廷在淮西推行新政,臣倒是觉得,陈旉可以先出一部分手稿,阐述多项水田耕耘之术,在淮西推行。” “没错,朕就是这么想的,但淮西还缺一个时机。” “臣愚钝,不知官家所指?” “若要向农家推行新策,必须有完善的监镇官监察执行,才能面面俱到,现在派往淮西的监镇官有多少人?” “有九十五人,皆是新官学出身,有六十人是原京畿路的保正提拔上来的。” 赵宁说道:“那便将收成作为监镇官考核提拔的重点,由政事堂出具完善《监镇官考核条则》。” “官家说得是,此事交给臣来办。” “陈旉出的第一版手稿,要尽快印刷出来,发放给各地官员,尤其是监镇官,教导农民因地制宜,每一个监镇官都必须对陈旉的手稿倒背如流,这一点尤为重要。” “官家,既然淮西监镇官大部分已经下去了,淮西新政,臣觉得可以先在寿春府开始推行。” 赵宁思考起来。 现在宋金基本上可以确定到了休战期,淮西现在本就很混乱,若是等这次的动乱平稳后,再推行新政,则又会乱起来。 而且监镇官刚到岗,很想出政绩,现在推新政是最好时机。 “那便颁布《淮西新农政条则》。” “是!” 第(2/3)页